網頁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助人的技法,源自心法


最近某老師聊到心理師的訓練過程,他對研究生說談到諮商理論要學的是「思考」,不是「技術」而已,因為無論每個人怎麼被訓練,最後多數人工作後都還是照自己的方式來做諮商,這不是背叛師門或偷懶,理由無他,而是自己的方式最自然,這個「自己的方式」,會摻入了學習過程裡助人者認同的人性觀、困擾起因、改變機轉等,所以諮商理論要教的是對人性更深入的「思考」,當助人者的思考加深拓寬後,自己的助人方式也會有質變。

執業數年的我,非常有感觸。我認同老師的說法,因為這和我的學習過程很符合。曾經遇過一些很有效能的老師,儘管我努力去仿效他們的技法,卻也做不出類似的效果;想循SOP用某個學派來助人,效果也不如預期。而當我有一天放下所學,用我自己的方式作助人工作後,效果卻變好了。我也覺得相當奇怪。

後來和幾位老師討論之後,我終於明白,所謂放下所學,並非真正丟掉了以前我學的東西,反而,那些自然使用出來的,是內化到我的人性觀,和我個人觀點呼應的心法,而技法就自然地出現在我的工作中。而我沒有深入理解或認同的心法與技法,其實用不太出來。

就算沒有讀研究所,每個人看人自然就有一套人性觀,一個慣用了解人性的切入點,可能是從認知、行為、情緒、關係、潛意識....等角度。學習助人理論不用把自己以前的觀點全部丟掉,反而是去尋找某些契合的理論,去擴充和深化自己的思考(心法),那麼就可以發展出自己的自然又相對有效的工作方式了(技法)。然而持續學習有共鳴的心法,就像舊瓶子裡的酒不用倒掉,而是以此為基底,擴充和調和自己的酒。

學習助人理論和做自己,可以相輔相成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