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一些諮商系所的研究生,看到他們在思索的問題,和當年的我差不多,很想幫助他們。對研究生而言,其中常問的兩個問題是:
什麼理論最有效?該選什麼理論呢?
這是個老問題了,理論取向療效的比較研究裡,同理論的治療師之間的治療效果差異,比不同理論間的治療效果差異還大。意思是,「人」比理論還有影響力。能在早期建立治療同盟關係和讓個案感覺到被同理涵容的治療師,效果通常會比較好。
所以,與其爭論「門第」,不如好好增進人的效能,只要是你覺得好用、契合你的理論都可以好好深入學習。
不過,就比較現實的觀點,往往是從你身邊可以學的理論開始,例如你所上有老師在教完形治療,那就學學看完形吧。如果你想學心理動力,所上沒人在教,那你可以到外面學,如果校外資源還沒有,你就先擱著,學一些隨手可得的。
什麼理論最有效?該選什麼理論呢?
這是個老問題了,理論取向療效的比較研究裡,同理論的治療師之間的治療效果差異,比不同理論間的治療效果差異還大。意思是,「人」比理論還有影響力。能在早期建立治療同盟關係和讓個案感覺到被同理涵容的治療師,效果通常會比較好。
該專精單一理論?還是折衷於好幾種理論?
先說個故事,奧爾讀研究所時期,當時所上開了一門課專學某個理論,於是包含我的同學都在實習中去嘗試,後來滿多同學鍛羽而歸。理由是太過度依賴理論,而沒有看到背後的「人」。其實我們在執行時也發現這理論在個案的某些狀態時使用有點怪甚至咄咄逼人,也的確發生了個案抗拒的情況。後來在某些抗拒的時候用其他作法,馬上生效。
所以呢?
我們同學後來討論的結果是:要看到人,而不只是看到自己的理論。某些個案狀態當下需要的就不是某理論可以回應的,就要變通,堅守某個理論可能不是好作法。
我的觀點是,要回到人的改變歷程來看,助人關係的建立、探索、覺察、介入、行動裡,各階段那些理論和技術做的最好?如果你深入學一個理論就能回應這幾個階段的任務,那麼專精一項理論無妨。如果你覺得一個理論不足,就學其他理論來補齊。多半我認識的同行,都學好幾種理論並融合,少數人專精一項理論。
專精單一取向,好像有完整深刻的理論體系,前後內容較一致矛盾少,使用起來很有方向感。但每個理論都有其限制,在某些問題類型或個案上特別難用。
整合是要務
折衷理論,聽起來海納百川,但其中最難的即是「整合」。理論之間總是有矛盾和衝突的,這也是為何理論百家爭鳴的原因,某些理論甚至是因為反對前面的理論而誕生的。多學了幾種以後,你要開始整合,讓理論間的矛盾變少,在矛盾中選好適合你的「立場」。例如傳統心理動力認為治療師保持空白很重要,你也學了Yalom存在治療「我-你關係」的透明,那你倒底要空白還是透明?其實都沒有對錯,只是你要清楚,空白可以如何蒐羅移情來進行治療,透明可以給與真誠的矯正性情感經驗。
整合要花多久呢?我認為隨著實務經驗的驗證,應該要好幾年。所以不要太逼自己立刻整合好。
以上看法也是我目前的經驗心得,未來或許我的看法會有一些滿多改變的~這行觀點很多元是很豐富的資產。
以上看法也是我目前的經驗心得,未來或許我的看法會有一些滿多改變的~這行觀點很多元是很豐富的資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